抗日神劇再現雷人劇情。最新上演的抗日劇《滿山打鬼子》,講述一位叫做滿山的少年,用一把彈弓守土衛疆的英雄事跡。包括彈弓小子用大小不一級別不同的彈弓橫掃日軍,壓制鬼子各式武器,小彈弓可穿背而過置鬼子於死地,大彈弓可炸火車炸掉敵人連隊,塑造少年英雄達至“巔峰境界”。誇張情節引來網友吐槽:小朋友你這製冰機出租麼屌,你家長知道麽(昨日《北京青年報》)?
  該電視劇改編自兒童文學作家薛濤原著小說《滿山打鬼子》,劇組稱要“重磅打造國內第一部反奴化教育的兒童抗戰戲”。自去年初媒體爆出橫店影視城扮演日本兵的臨時演員“一日死八次”,抗日劇早蒸烤箱已陷入各界的口誅筆伐,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下令整頓,“手撕鬼子”、“手榴彈炸飛機”等過度娛樂化的“抗日雷劇”遭停播。在這樣的情況下,《滿山打鬼子》依然能登上電視熒屏,到底算頂風作案,還是確有不同於其他“雷劇”的過人之處?
  假如嚴格化療飲食禁忌按小說原著拍,我寧願相信,這本是一部可以拍出新意,以東北抗戰為背景的電視劇。小說原著中的幾個小主角,雖分屬勢不兩立的交戰國,但在作者筆下,兩國孩子的交往與美好的天性,超越了戰爭殘酷的本質。而電視劇組原本聲稱的“反奴化”主題,對於那些想瞭解日本殖民統治下,反對文化奴役歷史細節的觀眾,也是一個具有吸引力的題目。可惜現在電視劇甫一齣街,即因幾個鏡頭未熱先“紅”,讓人為劇組不值。
  況且,那些穿膛破肚的殺敵情節,放在抗日劇里叫“英雄虎膽”,放在別的劇里可能就叫血腥暴力,夠得上家長指引的類別。尤其,《滿山打鬼子》號稱兒童當鋪劇,假如最後拍出的是一部兒童不宜的兒童劇,讓人納悶的是,這部劇到底假想觀眾是誰,拍出來要給誰看?在一個對電玩及影視作品中血腥暴力色情加以嚴管,少年兒童被請上電視痛斥“很黃很暴力”之毒害的觀影大環境下,何以該劇能上演?
  這麼說可能劇組也倍感委屈。幾十集的連續劇,網友單單挑出幾個鏡頭說事兒,對主創人員和演員未免不公。但話說回來,假如你面對的是除殺人外別無他法來抗日的編劇,坐網路行銷在電視機前觀眾的忍耐始終是有限度的。別說觀眾,最近大家熱議的中日大使舌戰,咱們大使引用的兒童文學形象既不是小兵張嘎也不是滿山,而是“伏地魔”。這場中日“譬喻大戰”,勝者不如說是英國人羅琳。
  由此可見,優秀的兒童文學和影視形象可以成為文化流通甚至國際辯論的符號。《滿山打鬼子》打算借歷史題材反對外國的文化侵略和“文化植入”,首先你自己就應該從文學影視藝術最基本的問題開始,分清神話與寫實,不要沉浸於民族榮譽的自我抒情中卻抒情不得其法。 □果凍  (原標題:[街談]很紅很暴力的滿山打鬼子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hbfeji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